文史类学科更出色
中国语言文学专业为教育部批准设立的国家文科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古典文献专业为全国重点培养古典文献人才的四个基地之一。都市文化研究中心”是上海地方高校中唯一的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女子学院只招女生
女子文化学院只招女生,是上海市第一所专门招收女性大学生的学院。学院除了安排学位课程外,还开设女性特色课程,如文化鉴赏、形体训练、第二外语、女红等。身高要求1.62米以上。
现有徐汇和奉贤两个主校
校本部在徐汇校区,此外有奉贤校区和虹口校区。全校大部分本专科专业在奉贤校区学习一定年限,一、二年级在奉贤校区就读,三、四年级在徐汇校区就读。
基础教育人才基地
在上海中小学中,近70%的中小学教师和近70%的中学校长都是该校的毕业生。上海师范大学基础教育发展中心,作为学校的直属单位,主要履行对上海师大附属学校的全面协调和综合管理,以及为上海市中小学教育科研服务的职能。
六个专科专业
计算机信息管理、证券与期货、社会工作、心理咨询、文秘、语言文化类(中外合作办学)为专科专业。
学费
艺术类专业为10000元/年;高职类专业为7500元/年;中外合作办学各专业的收费标准为12000~15000元/年;其余各专业为5000元/年。
住宿费每生每学年最高不超过1200元。
奖学金
学校设立一、二、三等奖学金:每学年评定一次,一等奖学金3000元,二等奖学金1200元,三等奖学金600元。得奖约占学生总数的三分之一。
95%留在上海
鉴于上海师范大学优越的地理条件以及上海市对于师范类学生的需求较大,上师大绝大部分毕业生都选择在上海市就业。只有不到5%的毕业生选择北京、南京、深圳其他城市。
从事行业多为师范类专业
由于幼儿园和小学师资缺口大,师范学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力大。上海师范大学举行2014届毕业生招聘会,幼儿园和小学领域的用人单位比毕业生数目还多,师范相关专业毕业生就业开局良好。
薪资水平
起薪大致维持在3000元左右,高于全国同届毕业生平均薪资。但是近年来领先地位略有下降。在上海市高校中平均薪资水平排名靠后。
思政专业100%就业率
上海师范大学青年学院开办全国唯一思想政治教育(团队工作)本科专业,以特色双师型教师为培养目标。专业对口率达到85.7%。
知名校友:唐盛昌
刘京海、吴小仲、高润华、童莹莹、张育青等。
中国第一大城市
上海是中国第一大城市,是中国的经济中心和金融中心。
政府运做相对比较透明规范(比内地),适合企业的窗口或总部的设立,有利于企业(大、中)的发展。因此,这里有非常多的世界级的大企业落足。
少行政,国际化
上海是个行政口号缺失的地方,行政机构服务效率较高。服务业发达,公共服务和商业服务都很不错。
同时,上海是亚洲最国际化的城市之一,外国人自如地生活在这里,从出租车司机到城市的绿化师都会简单的来几句英文为你指路。
陌生人社会
上海是陌生人社会,是一座没有中轴线的城市,这里没有哥们义气,没有复杂的社会关系,甚至可以说“人情味比较淡”,这里,只讲究经济利益、商业规则、契约精神。
交通方便快捷
网友感叹:公共交通系统是国内最便捷,最发达,最成熟,最人性化的!公交车地铁价格不贵,机场都能到,换乘也很方便。
同时,上海的对外交通也很发达,铁路、水路、公路、航空、轨道等方式,可以很方便地规划去往世界任何地方的路线。
适合闯荡打拼
在上海打拼的人,过着快节奏的生活。上海人工作第一消费第二,很少把时间用于看电视和闲聊天,坚持工作优先的时间表,少运动、吃快餐、加班等等,是多数白领的生活状态。因此,这里适合有梦想敢打拼的人,想要过悠闲舒适的田园生活的人,这里不是好选择。
气候温润,空气质量差
空气不太好,这几年雾霾也很多。不过靠着海边,气候温和,雨水较多,有点潮湿。冬天不太冷,不穿羽绒服也可以。极端最高气温40.8,极端最低气温-12.1℃,春秋较短,冬夏较长。
饮食口味偏甜
上海人称的本帮菜指的是上海本地风味的菜肴,特色可有用浓油赤酱(油多味浓、糖重、色艳)概括。常用的烹调方法以红烧、煨、糖为主,品味咸中带甜,油而不腻。
城市繁华,物价高
上海是一个名副其实的繁华大都市,好吃好玩儿的地方很多,商业中心遍布城市各处。但同时,上海的物价也是比较高的,房价也处于全国很靠前的位置。
就业机会多,人才也多
上海是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城市,能提供很多就业机会,工资也高。但同时,上海有很多非常知名的大学,高素质人力资源丰富,且有一定的富裕度,就业竞争也会比较大。
上海遍布的机会,公平的环境,密集的文化输出,吸引了很多外来人口很多来自全国各地的人才,外来人口很多,城市更加活力和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