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专业
学校设有内科呼吸系并皮肤病与性病学2个国家重点学科;设有细胞生物学实验室、小儿先天畸形实验室、免疫皮肤病学实验室等3个卫生部重点实验室;设有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生物学等3个博士后流动站;设有2个国家研究基地,1个全国儿童抢救中心;设有10个省高等学校重点学科。
七年制创新实验班
管理、教学等各方面都是最高要求,毕业时成绩优秀者保读博士,当然录取分数也比进入一般7年制高出30分以上,基本都是630分以上才有机会。
三个校区
分为主校区、沈北校区、新校区三个校区。新校区的交通很挣扎,最近开通了几条公交线路,可以到沈阳航空航天大学和虎石台镇,这两个地方都是成熟的生活区,各种物资应有尽有,经常有人周末去这里的小餐馆吃点好吃的。
整形外科成热门
整形外科最近是选修课里的热门课程,很抢手。很多学生为了保证抢到想要的选修课,会去校外网吧等寻求网速较快的渠道。
自习室紧张
医大学风很好,教室也非常紧张,暑假更是紧张。暑假会有很多人复习执业医师考试和准备考研,这两个考试都是对于医学生极为重要的考试。
学费4800-5500元/学年
七年制各专业学费为每年5500元,护理学专业学费每年5000元,生物科学、公共事业管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学费每年4800元,其他各专业学费均为每年5200元。
奖学金种类较少
学生奖学金分为综合奖学金和单项奖学金两种。综合奖学金受奖面达到24%,分为三个等级,一等4%,2000元;二等,8%,1500元;三等,12%,1000元。单项奖学金的比例占本年级学生总数5%,奖励金额为300元。
就业形势佳
总体就业率均在95%以上,就业工作也多次受到辽宁省教育厅的表彰和奖励,就业率相对突出的专业是预防医学专业、护理学专业、法医学专业、医学影像学专业。应届毕业生每年考取研究生的比例在30—40%左右。每年有60—70名优秀应届毕业生被推荐为免试研究生。
就业主要与医药相关
毕业生就业地区主要以沈阳为主,约占39%,其次是北京、大连、上海等地。就业行业主要是医疗保健美容、医药生物工程。
薪资水平
毕业生毕业后平均月薪低于全国毕业生平均水平,毕业后10年左右才开始逐渐高于全国毕业生平均水平。
知名校友:吴英恺
吴英恺、刘玉清、吴咸中、余维汉、高守一等。
东北第一大城市
沈阳,辽宁省省会,东北第一大城市。有2300年建城史,素有“一朝发祥地,两代帝王都”之称。是中国最重要的以装备制造业为主的重工业基地,有着“共和国长子”和“东方鲁尔”的美誉,在新中国成立初期,荣耀无限。
“粗线条”城市
沈阳城市里的“粗线条”规划,马路越来越宽,楼越盖越多,但细节上总有遗憾,工业城市性格,没人愿意在意这种细节。
沈阳是个很典型的东北城市,粗放的饮食、粗糙的起居,“不在乎”成为沈阳人粗放生活方式的情绪代表。
工业城市影响深远
沈阳人有着浓重的工业情节,比如形式上对于高、大、全的向往,和对于国家感召的期待。沈阳人关心本地政治,相信国家和体制,大概是最喜欢把市长挂在嘴边的城市了。
全年温差70度
夏天最热的时候将近三十五六度,冬天最冷的时候是零下三十多度吧!虽然比不上最北的冷,也比不上最南的热,但将近七十度的温差也是特色鲜明。
春季多风,秋季晴朗。夏季时间较短,多雨。冬寒时间较长,近六个月,是个穿棉袄过立夏的城市。
口味简单、浓重
这个城市饮食喜欢简单、浓重的口味,偏咸,吃饭大多不喜欢喝汤,特色是大碴子粥。小吃、甜食也不太多。主食是米饭。
沈阳在全国十大最爱喝酒城市排名之首,常喝的是“老雪花”,又称作啤酒中的“闷头驴”、夺命十二度,瓶大劲儿大。“抻面鸡架老雪花,叫声哥们儿喝趴下”是沈阳市民生活的典型场景。
沈阳的地理位置靠近韩国,日本,俄罗斯,所以在沈阳可以吃到很正宗的韩式料理,日式料理,以及俄罗斯的面包西点。
金链和浓妆
沈阳人是传说中的“贷款也要买貂儿”的东北人代表,虽然有点夸张,但是沈阳确实是小伙最爱带金链子的城市,也是女人最爱浓妆的城市。沈阳女人的浓妆是与她们日常食用的酱汤联系在一起的,有着类似饮食习惯的韩国也是浓妆文化。
工科就业环境好
沈阳现在是中国第八个工业区,近几年发展速度很快。因为是工业城市,所以学工科比较好就业,其它专业要看学历、社会工作经验等等,对工作经验的认可度甚至高于学历。
沈阳生活成本不高,房价也不高,很适合生活。当然,工资也不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