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经济管理职业学院(原北京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以下简称学院)是经北京市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的普通高等学校,1979年12月创建。学院以举办全日制高职教育为主,同时承担着国家重点企业和北京市国资委系统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培训、国际合作办学、留学生教育、党校函授教育及研究生教育等任务。1988年,成立北京国际语言培训中心;1991年6月,成立北京市工业党校(现为北京市国资委党校);2003年3月,成立北京经理学院;2003年8月,经国务院国资委批准,河北远东职业技术学院整体划转学院,设立学院南校区;2006年5月,经市政府批准设立北京经济管理职业学院。
学院设有工商管理系、财务会计系、经济贸易系、信息工程系、外国语言系、机电工程系、电子工程系等13个教学系部,在校生5000余名;设有教务部、学生工作部、培训学院(培训处)、国际文化交流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科研部等部门;拥有配套的以应用型经济管理类专业、信息技术类专业为主体的经、管、工、文、法综合协调发展的专业结构体系,包括高职和成人专科共计20余个专业,其中“工商管理”、“财务会计”为北京市特色专业,“会计”、“国际商务”高职专业为国家级和北京市级高职高专教育教学改革试点专业;学院是具有接收普通高职教育、颁发国家承认学历的资格院校,是全国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工商管理培训资格院校、接受外国留学生资格院校、北京市成人高校财会学科师资研修中心校、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点。
学院拥有一支数量适中、结构合理,精于经济与管理类专业教学和科研工作的“双师型”教师队伍。现有专职教师220人,教授、副教授占教师总数的31%,39%的教师具有研究生以上学历,59%的教师是三、四十岁的年轻教师。
学院北校区位于朝阳区望京新城,南校区位于永定河畔,紧邻北京野生动物园,交通便利,环境优美;学院总占地1300余亩,建筑面积近18万平方米,拥有教学楼、计算机中心、实验室、电教室、语音室、图书馆及多个专业实践教学基地等现代化教学设施;建有各类标准化运动场、体育馆、医院、食堂及学生宿舍楼等配套设施,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广阔的生活空间。
当前学费:6000元/年(普通本科专业)
我院普通高职(专科)教育学费除会计(中英合作)和工商企业管理(中英合作)两专业为17000元/人外,其它各专业均为6000元/人,南校区住宿费800元/人,北校区住宿费为750元/人。学生入学后享受伙食补贴,符合条件的学生还可享受奖、助学金、困难补助等待遇。
政治文化中心,能让你扩大视野
北京是中国的首都,所以“你懂的”,这里是中国的政治文化中心,拥有最多的重点大学,最顶级的学府清华、北大。在这个城市里,你可以看到世界一流的演出、展览,可以听到很多让你受益菲浅的讲座,演说。
天气干燥,空气质量较差
北京是典型北方气候,南方的同学过来可能最不适应的就是干燥的天气,北京雨水较少,夏天炎热,冬天严寒,干燥的气候会让很多南方同学也开始有抹面霜、涂唇膏的习惯(否则嘴唇会干裂)。冬天时,由于过于干燥,碰触金属物品时,会经常产生静电,这也是南方同学需要习惯的地方。
北京的冬天有暖气,室内温度非常怡人。室外温度可能常在零下10度到0度左右,但这样的温度并不会让人有非常冷的感觉,尤其是对于中部地区(如河南南部、湖南、湖北)这些冬天温度较大的地区,可能还会稍舒服些。
北京的空气质量糟糕,近年经常有雾霾产生,这使得口罩成为必备。很多对空气质量较敏感的同学会难以适应,但近年来,政府也在此方面加大投入,未来有改善的机会。
饮食多样
北京是一个多元文化聚合的城市,所以,各地饮食都可以在这里找到一席之地,大学食堂现在也会考虑到各地学子的饮食习惯,提供各地特色美食。当然,由于北京的气候原因,南方辛辣的菜系来到北京后大多有所改良,不会有那么麻辣,但如果你去仔细寻找,终会找到你家乡的味道。
名胜古迹,一个旅游城市
北京是多朝古都,历史古迹保存完好,整个城市充满历史厚重感。大家耳熟能详的故宫、颐和园、圆明园、雍和宫等都在北京。北京的博物馆同样非常多,天文馆、科技馆、恐龙馆里有先进的科技展品,国家博物馆、首都博物馆经常会有一些历史文物的展出。如果对历史感兴趣的话,在北京的每个周末都可以让你备感充实。
就业环境,就业机会多,竞争也很激烈
北京就业环境较好,国贸地区有许多世界一流企业的中国总部,金融街有一流的金融企业,而中关村地区则是高新科技、计算机、互联网领域的公司云集,北京高校的学生留在北京的比例要大大高于其他地区学校。
虽然就业机会多,但同样也是竞争巨大,北京的一流院校很多,人才济济,所以如果不是自身有很强竞争力的话,也难以获得最好的机会,而北京比较一般的工作机会会让人感觉生存压力巨大。
房价居高不下,生存压力巨大
好的机会带来的也是大的竞争压力。
国家的重点投入带来了北京的快速发展,北京人口越来越多,这也使得北京的房价居高不下。北京核心区域的房价已高于4万/平米,很多人工作多年仍然无法在北京买房,近年来,很多人也在逐步“逃离北上广”,回到家乡去过一种更稳定和舒适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