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城市职业学院前身是天津市河北区职工大学,始创于1958年8月,2002年学校转制成为全日制高职学院,成为全国首家多功能、社区性高职学院。学校曾被原国家教委评为"成人高等教育先进学校"、"全国成人高等教育评估优秀学校"。被天津市政府授予"天津市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光荣称号,教育部职业教育专家组来我院考察,对我院的办学特色和职业教育改革给予充分肯定。
50年的时间学校历尽沧桑而逐步走入辉煌,从一所享誉全国的成人高校转制为综合性高职院校,由单一的成人教育发展为全国首家集职业教育、继续教育、社区教育为一体的多功能、社区性高等院校。
学院立足社区,辐射全市,乃至全国,为社会广育英才,在院接受高职教育、成人教育、电大开放教育、奥鹏网络教育等各类学历教育的在校生近9000余名。其中高职教育开办12个专业,面向全国13个省、市招生,截至2008年高职在校生达3800余人。学院充分利用自身资源服务社区需求,积极推进全区社教工作,开办老年大学,举办各类岗位培训和教育辅导,年培训人员达2.4万人次。
五十年薪火相传,五十年春华秋实积淀了"开拓创新、奋力拼搏、团结协作、争创一流"的传统,凝炼出"修德励学、强能笃行"的校训,形成了独特的校园文化,创造了良好的育人环境。历届校友,才俊辈出,惠济四方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取得了卓越的成就,为国家为社会做出了应有的贡献,为学校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今日的学院将传承五十年形成的优良传统,铸就学院新的辉煌。
当前学费:5000-5500元/年(普通本科专业)
高职收费标准:普通类专业5000-5500元/年,艺术类专业8000元/年,住宿费:600元/年。
学院坚持以社会需求为目标、以学生就业为导向,把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实行校企合作办学,加强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学院与中国银行天津分行、通广集团数字通讯公司、联通公司天津分公司、河北区旅游局、天津普林电路股份有限公司、北新动画技术有限公司等单位建立了稳定的良好合作关系,2008届高职毕业生就业率为95%。
“尴尬”的直辖市
天津是中国四大直辖市之一,虽然是直辖市但是几乎看不出直辖市的样子,如果不到滨海沿线更看不出来。天津离北京太近了,所有资源与政策全部以北京被重心,发展缓慢。
天津是一座浅文化城市,由于建城历史较短(明代),历史底蕴相对较浅。
一座乐观的城市
天津语言文化极具特色,常言说的“京油子,卫嘴子”非常形象的表现了天津人的嘴皮子功夫。天津是相声的发源地之一,近代出现过很多相声名家。
天津人与生俱来乐观的性格,让天津这座城市变得欢乐无比,每个天津人都是天生的相声演员。
恋家、安逸、小市民
天津人接地气,爱贫爱损人,却老实保守。家长里短,针头线脑,享受“小市民”的城市生活方式。天津人普遍官本位思想重,但却普遍没什么野心,重享乐不爱离家。
天津人生活风格偏安逸,生活节奏偏慢,思想较为保守,喜欢固守本地。
但是周围人安于现状,凡事拒绝认真,乐天知命的乐呵劲儿,会消磨你拼搏的耐心。
气候干燥,风沙大
整个天津给人一种灰灰的基调,城市道路上绿化很少,一些街道比较脏。
北方天干气燥,必须多喝水,用唇膏。此外,空气质量很差,雾霾天很。
天津风大,天津大妈出门多是脸蒙纱巾的。不过大风是雾霾的克星,让天津人又爱又恨。
外地人似乎并不多
这个城市依然是天津人的天津,到处能听到天津话,尤其是在中心城区。2012年天津常住人口1400万左右,本地户籍大概1000万,天津市区大部分生活着天津本地人,而外地人很大一部分集中在滨海新区。
非常有名的小吃文化
天津人很注重吃,口味偏甜咸,小吃种类繁多,狗不理包子、桂发祥麻花、耳朵眼炸糕居首,被誉为“津门三绝”,享誉海内。煎饼果子也走出了天津卫,变成了很多城市上班族早餐的选择之一。
就业环境很一般
天津的传统商业领域各种垄断和独占,国字头的总优先,接受新兴行业慢,以生产制造业为主,新商业区很多但到处是空的,商业气氛轻,竞争也不激烈,物价比北京低挺多,港口开发区面向日韩等生产和物流业较发达,空港新区虽有政策性优势补贴以致很多公司在那里注册,却实际在北京办公。
天津现在还没形成一个外地人占主流的中高端职场,“天津基本没有服务业”略夸张但是有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