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牌专业:少数民族语言文学、数学
国家重点学科: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应用数学
国家级特色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石油天然气)、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资源勘查工程;数学与应用数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土木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纺织工程。
另外,维吾尔语言文学是新疆大学优势学科,自治区特色专业,师资力量雄厚。
鲜明地域民族特色
新疆靠近中亚,俄罗斯,有维吾尔族等少数民族,所以在具有鲜明地区民族特色学科领域,具有很大优势。例如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中的维、哈语言文学,中国地方史的中亚区域史、经济史、政治经济学的中亚经济圈,自然地理中的干旱区地理、生物学中干旱区生态环境等。
共有3个校区
新疆大学分校本部、北校区、南校区三个校区。
本部环境中等,各种会议一般在本部举行;北校区地处市中心,现在除了预科生,基本是三本;南校区位于南郊,环境最好。南校区的学院有:法学院、经管院、政管院、旅游院、机械院、建工院、地勘院、电气院8个学院。
红湖——来新大必游之地
全疆唯一一个C级图书馆就在新大呢,建成了校园网和CERNET新疆地区主节点和新疆教育区域网控制中心、乌鲁木齐教育城域网。拥有西北地区一流的多功能体育馆。另外,校园内的红湖,是一个神奇的地方,每个第一次来新疆大学的人都会来红湖看看。
整体课业压力不大
上了大学一切基本都是靠自学,老师只是辅助作用。上了大学,学习仍是主要任务,新生普遍较为用功,但是在用工的时候也要注意转变学习思路,大学老师不会再像高中那样管的那么严。
学费:3100—6000
法学、英语、俄语、新闻学、广播电视新闻学、广告学、对外汉语专业3800元/生/学年;文史类其他专业3100元/生/学年;艺术类专业6000元/生/学年;软件工程专业9000元/生/学年;理工类其他专业3500元/生/学年;现代纺织技术专业3300元/生/学年。
奖学金:奖助学金近30项
新疆大学下设国家奖助学金、学校奖助学金及各团体企业设立的专项奖助学金近30项,奖励金额1000——10000元不等,得奖学金的几率还是很大的。
毕业去向:升学及就业
新疆大学本科毕业生就业率每年在80%以上,学生主要以企业就业与升学为主要毕业去向。
就业地区:乌鲁木齐集中
从就业选择的城市和地区来说,新大学生毕业主要选择的就业地区集中于留在新疆自治区或东部沿海地区,也有部分学生选择在中部地区就业。其中留在乌鲁木齐的就业的学生最多占30%以上。
就业单位:从事行业分散
新疆大学毕业生就业行业较为分散,既有科研、教育机构及事业单位等,又有去建筑、金融、计算机等热门行业中的。
薪资水平:毕业五年排全国前45.24%
以下为部分王牌专业薪资水平介绍,仅供参考。
俄语专业的毕业五年薪酬排全国前26.36%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毕业五年薪酬排全国前64.8%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的毕业五年薪酬排全国前70.19%
知名校友:司马义·铁力瓦尔地
司马义·铁力瓦尔地、努尔·白克力等。
乌鲁木齐2/3是汉族人
乌鲁木齐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首府,“乌鲁木齐”为古准噶尔蒙古语,意为“优美的牧场”,少数民族多,以汉族为主,是一个典型的移民城市。乌鲁木齐和昆明一起为两个边疆重点国际区域性城市,发展很快。
这是一座普通的三线城市
乌鲁木齐从经济上看,是一个很普通的二线(中等级)城市,说普通话。城市比想象中大,建筑和内地城市差不多,说普通话的汉族感觉都不是新疆人。和其他城市的本地人一样,对自己的故乡带有一些自豪感。
治安只有特殊时期才紧张
但要是赶上特殊时期了,加强的安保,会让你看到武警、特警,确实有装甲车和荷枪实弹,但那时特殊时期。实际上,治安没传说的那么夸张,市民还是该干嘛干嘛。
气候干燥,尘土较多
这两年污染好了很多,但还是全国污染前20的常客;但城市里的有些脏并非都是污染原因,而是气候干燥,尘土就容易吹起,显得脏。气候除了干燥,还是比较舒适的,没有太热的天气,夏天夜晚很凉爽;冬天有集中供暖,房间里很暖和。
饮食重口,瓜果超甜。
乌鲁木齐好吃的还是多的,主要还是喜欢吃鸡肉和羊肉、吃火锅等等,相对内地吃的比较油腻,偏重口。
爱喝酒的多,乌鲁木齐饭店集中的地方几乎都有卖烟酒的相伴。
这里的瓜果真的很好吃。
工作好找,但找到好工作很难
近两年,在乌市找工作很好找,新增岗位很多,但是要找一个特别好的工作难,因为大型外企少、垄断行业多、高级人才多数是空降,需要自己的努力才可以,总体要比很多城市压力小。但是作为一个3线城市,乌鲁木齐的工资水平不算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