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恒星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经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的具有大专统招资格的民办全日制普通高校,并具有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本科试点(以下简称:试点本科)、成人高等教育及中专的招生资格。学院座落在美丽的沿海开放城市----青岛。地处风景秀丽的崂山脚下,校园占地面积1400亩,学院具有健全的教学、生活设施设备,已竣工投入使用的建筑面积达40.5万平方米,现有教学仪器设备价值达5860万元,除建有教学楼、图书馆、实训楼、讲学厅、实训基地外,还配有看台容纳1.5万人就座的体育场、大学生活动中心、舞蹈房、健身房、微机室、多媒体教室、语音室、电子阅览室等。学院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职员工1035人,其中:专职教师636人,正副教授228人。我院专业课教师中多为双师型教师,为了培养满足市场要求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学院还定期从专业对口的企业中聘请有实践经验的精英参与专业课、实践课教学及教材的编写。学院下设信息学院、数控学院、印刷学院、建筑学院、汽车学院、国贸学院、经济学院、商务学院、旅游学院、国际招标投标学院、教育学院、艺术学院、服装学院、动画学院、国际学院、外国语学院、航空学院、软件与服务外包学院等18个二级学院。开设电脑艺术设计、软件技术、建筑工程技术、数控技术、物流管理、商务英语、应用韩语、应用日语等33个高职专业,2007年经山东省教育厅同意我院与加拿大莱桥学院、加拿大威利斯商务技术学院合作办学,开设了市场营销、电子商务二个专业,面向全国招生。
学院以高质量就业为目标――被授予省级“品牌教育最佳就业奖”;
以服务社会守信重诺为理念――被授予省级“百姓口碑最佳荣誉单位”称号;
以强化技能实训教育为特色――被评为中国“最具发展前景十大民营高校”。
办学优势
1、地利独特、环境优越
学院位于经济发达、交通便利、气候宜人、风景秀丽、环境优美,又是北京奥运会伙伴城市“帆船之都”——青岛。校址位于市区内高科技园区,学院东邻中国海洋大学崂山校区,南靠青岛酒店管理学院,北依青岛电大、青岛体育运动学校,以我院为中心已经形成青岛东部高校区,青岛高等教育发达、工业基础好、名牌企业众多、外资企业云集这给学生的学习和就业创造了优越的条件。
专业热门、定向培养我院紧握市场脉搏,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学院坚持“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零距离”的办学特色,按市场需求开设的专业都是目前社会人才紧缺的专业,并提前与企业签订向培养协议,使各专业学生毕业就有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
2、集团办学、专家治校
学院由青岛恒星集团斥巨资兴建,企业办学,为学生提供了完备的实训和实习基地。董事长兼校长陈昌金先生原是青岛科技大学的教师,著名的民营企业家,高级工程师,青岛市政协委员,先后获得八项国家专利,数十个优秀产品荣获国家数十项殊荣,2004年荣获“2004年度全球百家中华儒商”称号,2005年荣获“2005年中华十大管理英才人物”称号,2006年荣获“2006年度山东十大财富创新人物”称号,2008年荣获“青岛市诚信与自律先进个人”、“山东省品牌建设功勋人物”等荣誉称号,是全国少有的“双师型”校长之一。动画学院杨鲁新教授是数字多媒体应用技术、计算机图形学专家,现为国家教育部“十一五”重点课题组负责人,担任过国家863项目科研任务,是世界著名软件公司Discreet在中国的特聘专家,所编写的《计算机二维动画的分类与方法》获“2008年山东省高等学校优秀教材”一等奖。
3、真教实练、注重技能
学院实行“实训制”(50%以上的课程为实训课)。坚持“以产业带专业,以专业上产业,产业与专业互促”,学生不出校门,就可在对应的企业中实训,确保学生能“真教实练与上岗就业零适应期”。构建以知识为导向,以实训为手段的新式教育内容和教学方式,创新“校企合一”培养模式,配套成立了10家与专业对口的企业作为学生强大的实训、实习基地。恒星“校企合一”职教办学模式已经被列入国家“十一五”重点课题。
4、管理严格、教学严谨
我院实行半封闭准军事化管理,学生不到休息日,不准出校门,安心在校园学习实训。每日6~8课时,早、晚自习均有老师辅导。教师授课由教务处、学生处和质管处监督考核,保证了教师授课和学生听课的质量。
5、国际合作、融入恒星
董事长兼校长陈昌金先生办学理念创新,与世界多个发达国家的大学建立了友好关系并与加拿大莱桥学院、加拿大威利斯学院、加拿大莱姆顿学院联合办学。引入国际先进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并创立了不出国就能留学的先进教学模式,为国际学院的学生架起通往成功的桥梁。
6、重信守诺、保障就业
学院依托高科技产业为主的青岛恒星集团,以及国内众多的中外名牌大中型企业组成的就业网络,为就读我院的学生提供了众多的就业岗位。经过几年的实践验证,不仅保证了学生毕业就有自己满意的工作,而且赢得学生、家长及企业的广泛认可,被《人民日报》等媒体誉为“就业率、就业质量双高院校”。
办学特色
贴近市场办学,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突出校企合一,强化技能实训,注重社会实践。追求“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零距离,真教实练与上岗工作零适应期”,实行工学结合、项目教学以及产、学、研一体化的办学新模式。我院自2004年开始实施学生持“七证”毕业,强调了基本技能和专业技能的作用,从本质上增强了学生的就业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办学理念
坚持以人为本,以德为先,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构建和谐文明校园,培养感恩品德,学会自我学习,精练专业技能,造就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和中层管理人才。
★就业保障
学校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把深化就业质量工程作为学院改革与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于2006年提出就业质量的七个主要考核点:提干率、专业对口率、高于平均工资额度、企业满意度、学生满意度、自我创业学生数、自我创业提供就业岗位数,并下达年度考核指标。自2001年始,我校坚持在学生一入校即与之签订《入学就业协议书》。近十多年来,经过不断摸索完善,采取多项措施,就业工作成效显著。主要保障措施如下:
1.强势的就业团队:学校实行就业校长负责制,校长直接分管就业处,就业处下设办公室、创业孵化中心;二级学院配有专职就业主任、就业指导老师。学校共有60余人的专职就业管理服务队伍,保障就业工作有序高效运行。
2.实用的就业指导:学校从学生入学开始即将就业指导课纳入教学计划,帮助学生客观的认识和定位自己,科学理性地做好职业生涯规划;专门成立大学生职场训练营,在学生实习前进行集中就业指导训练;积极探索并创新授课形式和内容,把感恩教育、团队精神、口才能力、职场风采、户外拓展等作为必训内容,极大提升了学生的自信度和就业竞争力。
3.实习就业高度接轨:学校在学生实习前2-3个月,就业主任深入企业一线,积极开展市场开拓,储备当年毕业生5倍的专业对口的就业岗位。就业市场以“省内-国内-国际”三级网络向外辐射,省内网:以青岛市为核心,辐射烟台、威海、潍坊、淄博、济南等省内重点城市;国内网:以山东省为核心,辐射北京、上海、江苏、浙江等经济发达省市;国际网:与知名国际劳务派遣公司合作并结合我校国际合作办学实际,辐射日本、韩国、新加坡、加拿大等发达国家。学校与海尔集团、海信集团、中国海运集团、中铁集团、中外运集团、中国建筑一局集团、中国建筑三局集团、江苏南通三建集团、山东墨龙石油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山东寿光巨能控股集团、上海携程网络服务有限公司、青特集团、浙江盾安精工集团、人民印刷青岛公司、国美电器等432家国内大型知名企业建立了毕业生人才培养输送的长期合作关系。
4.跟踪两年,终身服务:学生实习结束与单位签订正式劳动合同后,学校即将其纳入就业跟踪管理服务体系,实施跟踪管理两年,期间学生发生与就业相关的任何问题,学校负责协调解决。学生毕业即注册为恒星校友会终身会员,享受恒星毕业生终身就业服务。
5.独特的创业激励:学校适时提出“以创业带就业”的理念,大力扶持毕业生自主创业。学校注资50万元设立“恒星学子创业基金”,建立创业孵化中心,引进了中铁物流、康泉医疗、企业模拟沙盘等多个创业项目,并成功获得YBC工作站授牌。
6.狠抓就业环节,实现“双高”目标:我校2012届共有毕业生2149人,以高标准实现了我校“高就业率、高就业质量”“双高”目标。
经过近几年的实践验证,我校的就业跟踪服务管理模式保证了学生毕业就有自己满意的工作,赢得了学生、家长及企业的广泛认可,被《人民日报》等主流媒体誉为“就业率、就业质量双高院校”。2011年9月山东省就业工作专项评估专家组通过实地考察评估,给予高度评价:“恒星学院就业工作领导重视,认识到位,理念新,力度大,出实招,讲实效,探索出了一条贴近社会、贴近市场、务实有效、独具特色的办学模式和毕业生就业工作路子”。
山东经济最强的城市
青岛之于山东,就像上海之于中国。不是政治中心,但是经济强大。而山东省会济南和青岛,就像北京和上海一样,关系微妙。
青岛是中国位数不多的副省级市之一,市容市貌,经济水平均属山东首位,城市傲娇。
有辉煌的经济史
青岛以前是德国殖民地,工业基础好,民国时期经济就比较发达;青岛拥有山东省最好的出口位置,这是先天的地理优势,造成近代工业发展很早,早期的“上青天”纺织基地不是浪得虚名。
经济结构很健康
从城市结构方面,青岛更象江浙地区,小市区+多个实力较强的县级市;从经济结构方面,数个大型国企+大量私营小厂;在政治和生活方面,官僚化严重和贫富差距巨大。
客气自我的海派文化
青岛市区是标准的海派文化,这和山东内陆很不同。青岛市区没经历过农耕文化,直接在殖民和政权更迭和各种商业文化中成长,青岛市区的人更注重自我意识,自家管好自家的事,自家的孩子自家打。各家亲戚之间也只限于客气,反感别人插手自家事、指手画脚的内陆家族式家长制管理。
莫名其妙的优越感
非青岛人评价青岛人有一种“世界都是青岛的,青岛就是最好的”莫名其妙的优越感。青岛人承认自己的自豪感,但并不认可这个说法,认为形成这种“误解”多源于文化差异:青烟威古代属于齐国,其他的属于鲁国,估计从古至今都有差异吧,毕竟地理环境不一样,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韩风盛行
青岛的韩国人非常多,号称有10万。他们非常喜欢在沿海城市群居,在青岛有韩国街这这样韩国特色集中的地方,韩国人在青岛大企业不多,小企业不少,口碑一般。如果韩语学得好,找好工作很容易。
市区规划比较乱
青岛的单行线是一个特色,市区内又窄又绕的单行线非常的多。没有一条路可以说正南正北,每条路各具特色,说白了就是有的没斑马线有的坎坷有的没绿化有的是沙地有的有路边滩等等。
冬暖夏凉,气候宜人
青岛四周环海,调节能力强;冬天不会太冷,但是也能欣赏导雪花。春秋两季很凉爽,靠海很湿润所以不会干燥。夏天六七月份都不太热,八月份会有一段桑拿天,虽然不是太晒,但是闷热,黏乎乎的。
饮食清淡,嗜啤酒
青岛本地的饮食比较清淡,更加注重清新淡雅,爽口脆嫩,原汁原味。与南方相比,口味略重,青岛人酒量普遍大。主食以面食为主。
就业机会多,工资低
青岛是个旅游城市,人均可支配收入在全省来看处于中等甚至偏下,属于收入低、消费高的畸形城市。
像青岛啤酒、海尔、海信等大企业很多,而且也有很多私企和外资企业,就业机会很多,但是工资不高,物价很高,房价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