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师范大学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立项建设新增博士学位授予单位,教育部本科教学优秀学校,海南省办学历史悠久、教师教育特色鲜明、综合办学实力较强的省重点大学,创办于1949年秋,坐落在美丽的滨海旅游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海口市。
学校设有18个学院,30个科研机构。现有53个本科专业,覆盖文学、理学、教育学、经济学、历史学、管理学、工学、法学农学等9个学科门类,11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个专业学位教育硕士点,4个一级学科通过了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的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评审,有5个省级重点学科和4个省级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学校现有专任教师869人,教授、副教授462人,其中具有博士学历356人。有国家突出贡献专家1人,首批国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专家1人,教育部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4人,全国模范教师3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和海南省有突出贡献优秀专家52人,海南省“515人才工程”人选47人,海南省委省政府重点直接联系专家9人。
学校现有龙昆南、桂林洋、灵山三个校区,占地面积150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9431.90万元。现有省部共建重点实验室2个,省级重点实验室3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5个。学校有各类实习实训基地205个。学校图书馆是目前海南省规模最大、藏书总量最多、海南地方文献资料最丰富的图书情报中心。
学校面向全国30个省(市、区)招生。现有各类学生2万多人,其中硕士研究生598人,全日制本科生16270人,留学生140人。毕业生素以基础厚、素质高、能力强而深受社会欢迎。海南省80%以上的中学教师,90%的中学校长、特级教师和教学骨干均是我校毕业生。学校被誉为“琼岛名校,教师摇篮”。近年,我校学生考取研究生人数逐年增加,一大批优秀学生被北京大学、浙江大学、武汉大学、中山大学等重点大学录取。
近年来,学校确立了立足海南、面向全国、辐射东南亚的服务定位,积极扩大对外交流与合作。已经与五大洲58个国家、一百多所高校和教育机构开展了学术交流活动。与境外35所大学和教育机构建立姐妹学校关系,与9所大学合作培养人才。2009年,国家汉办/孔子学院总部批准将东南亚汉语推广师资培训基地落户我校,成为国家汉办目前在我国南方重点建设的基地。
4180元/年的专业:小学教育(文史类)(师范)、教育学(师范)、学前教育(师范)、汉语言文学(师范类)、汉语国际教育(师范)、新闻学、广播电视学、历史学(师范)、思想政治教育(师范)、2、4600元/年的专业:小学教育(理工类)(师范)、地理科学(师范)、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旅游管理、酒店管理、旅游管理(专升本)、化学(师范)、应用化学、制药工程、应用心理学(师范)、经济学、金融学、会计学、人力资源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生物科学(师范)、生物技术、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信息与计算科学、统计学、物理学(师范)、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自动化、教育技术学(师范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师范类)、软件工程、电子商务、园林、体育教育(师范)、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非高尔夫特色)、公共事业管理、英语(含师范类和普通类)、日语、法学;3、6000元/年的专业:运动训练(单独招生)、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单独招生);4、8800元/年的专业:绘画、美术学(师范)、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服装与服饰设计、产品设计、音乐学(师范)、舞蹈学(师范)、舞蹈表演;5、12000元/年的专业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培养目标为高尔夫运动与管理)6、4200元/年的专业:海南民族预科。
海南师范大学的毕业生历来深受用人单位的欢迎。海南省中学的校长、特级教师中有90%以上是我校毕业生,各级政府机关中我校毕业生人数不少,且层次较高。目前,学校对本科专业设置进行了全面调整,对我校毕业生的就业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近年来,毕业生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0%以上。
热带滨海风光之城
作为中国唯一的热带海岛、最年轻的省会城市,海口,已逐渐由一个边陲小镇发展成为著名的热带风光滨海特色的绿色生态城市。
慢生活的城市
生活节奏慢,岛人性格温和、随遇而安,甚至有些不思进取的成分。但是在全社会都心浮气躁、急功近利的大环境下,海口人的性格就被凸显得格外珍贵——这种淡泊恬静,是一种逍遥的境界。
天然氧吧
海口空气中的负氧离子含量是内陆城市的15.5倍,被誉为“天然氧吧”,城市绿化率达59.5%,空气质量居全国省会城市之首,人居环境堪称国际一流,是中国最适宜居住的城市之一。
饭前饭后喝汤
海南岛气候炎热,人们白天外出工作或劳动,身体中的水分损耗多,故需要大量补充水分。因而“饭前先喝汤”便成了大多数海南民众的饮食习俗。
服务行业发达
从经济方面来说,海口几乎没有什么大型工业厂,海南主要以发展旅游为主要经济来源。在海口做服务行业的很有发展前途,酒店业非常发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