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生交换培养
与山东农业大学签订本科生交换培养协议,双方将各自在农学门类提供优势本科专业作为交换培养专业,自2014-2015学年起,每学年接受对方10-15名全日制二年级或三年级本科生,交换培养时间为1年。
创新实验班
创新班有两个特点一是小班教学,一是导师制培养。每个学生一个导师,实行双向选择,导师都是拥有副教授以上职称的教师,几乎都是硕士生导师和博士生导师。一般情况下,本科生只有到了四年级写毕业论文时,才能进实验室,而创新班学生在二年级、三年级期间就可以提前进行研究实验。
一个校区
长江西路130号的校本部,靠近肥西那边有个“涉外经济学院”。另外在合肥市大杨镇有学生实习基地,就是农田。
无固定自习室
没有固定的自习室,只要不是多媒体教室,没有上课没有开会就可以进入自习。据说八教东边有两个通宵自习室,从南门进,第二栋楼就是八教。
学费3850-7000元/学年
理学类、工学类、农学类和医学类本科专业为4290元/年;经济学类、文学类(不含艺术)、法学类和管理学类本科专业为3850元/年;艺术学类本科专业:7000元/年。
奖励政策
对第一志愿(不含征集志愿)报考我校本科专业且总分高出一本分数线50分、30分的考生,分别给予减免四学年学费、两学年学费奖励。对第一志愿(不含征集志愿)报考我校一本下列农学类各专业(含农学、种子科学与工程、园艺等11个专业),且总分分别位于该专业录取前列的优秀考生(限安徽省考生),给予减免一学年学费奖励。
就业率保持在90%以上
就业率一直保持在全省前列,近三年都在90%以上。就业工作好的主要还是涉及农业类的,像林学,园林,植保等,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工作比较好找,生物技术学得好前景比较好。
就业地区以合肥为主
毕业生就业行业以快速消费品、房地产建筑为主,分别约占9%、8%,其次是服装、金融、计算机软件为主。将近42%的毕业生都选择在合肥就业,其余分布在上海、南京、北京等地。
薪资水平
毕业生毕业后平均月薪低于全国毕业生平均水平,差距略明显,且工作数年后仍旧低于全国毕业生平均水平。
知名校友:李家洋
李家洋、江泽慧、方精云、张守攻、陈彬藩等。
南北方人都能适应的气候环境
合肥地处中纬度地带,位于江淮之间,全年气温冬寒夏热,春秋温和,年平均气温15.7度。既没有北方寒冷也没有南方炎热,因此无需携带大量衣物。冬天可以下雪,夏天温度也可达到37、38度,全国各地的人来此生活都不会感到不适应。
安徽省会,交通便利
本科生都住在磬苑校区,公交站点为"安大新区" 。同学们出行可乘坐的公交线路有: 26路,128路,149路,616路。
合肥火车站 位于临泉路,可购买全国各地车票,乘坐149路公交车可直接抵达,底站便是。
天气气候比较温和
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适中,春温多变,秋高气爽,梅雨显著,夏雨集中,雨雪天少。年平均气温15.7度,春天和秋天时间很短。
饮食口味偏重
合肥人吃的口味偏重,重色重油,咸,油多,微辣,荤菜一定要放酱油。
合肥处于江淮之间南北交界处,生活习惯想南就南,想北就北,南北美食不用发愁。
城市就业环境:营造科技感
2013年合肥全市生产总值(GDP)4672.9亿元,居中国中部省会城市第四,居武汉、长沙、郑州之后。合肥拥有三所国家实验室和四座重大科学装置,是仅次于北京的国家重大科学工程布局重点城市,唯一的国家科技创新型试点城市,同时也是世界科技城市联盟会员城市。中日韩围棋三国赛的永久举办地。
2012年,北京大学发布华东地区《2012届毕业生求职力调研报告》显示,合肥位居毕业生们最期待工作城市第八位,实际就业率则位居全国各大城市第十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