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学专业全国第一
国家重点学科:地质学、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特色专业:地球物理学(品牌专业)、土木工程(四个培养方向)。
地质学在理科中算是一个非常好找工作的专业啊,尤其是基地班的,堪比工科。
有3个校区
有三个校区,本部、汉口校区和江城学院。本部在武昌南望山下,本科有北区和西区,东区为研究生院。汉口校区主要为成人教育学院,属于专科校区。江城学院为挂名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的独立学院,是三本院校,在江夏区。
拥有国家4A级旅游景区
“逸夫博物馆”被国家旅游局批准国家4A级风景旅游区,这在我国高校中尚属首家,成为了武汉市标志性建筑之一。
特色选修课
野外生存体验选修课充满趣味的野外挑战项目包括:搭绳过涧、攀岩、扎竹筏、桥降、穿越丛林、篝火晚会等,成为学生争相选择的通选课。
地球物理全国公认最难得几个专业
地球物理专业的学生学习压力最大。大物我们修的是A,线性代数修的是线性代数与矢量分析、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数学物理方程、场论、数值分析、数字信号处理、原子物理学……简直就是半个数学物理系的啊。
学费为4500-5850
普通本科专业的学费为4500元/年或5850元/年两档。
2014年与广西海森特重工有限公司签订定向培养协议,报考该定向专业的可免除全部学费。
特设优秀新生奖励
凡一志愿报考并被录取,理科高考成绩超过生源地一本控制线100分,文科超过超过生源地一本控制线50分,免除大学期间四年学费。
毕业去向:升学、出国比例小幅提升
2013届本科毕业生的就业率为91.35%,其中升学(含出国、境)率为33.07%,升学(含出国、境)率小幅提升。地质学、资源勘查工程、水文与水资源工程、工程管理、宝石及材料工艺学等专业就业率保持在95%以上。
就业地区:四分之一在湖北省
2013届本科毕业生分布于全国31个省市。统计数据显示,有25.61%的毕业生在湖北省内就业。除湖北省外,就业人数排在前五位的省市依次为广东省(15.75%)、北京市(5.3%)、湖南省(4.08%)、浙江省(3.93%)和江苏省(3.22%)。在西部地区就业437人,占就业人数的17.16%。
就业行业:国土资源行业为主
在就业行业流向方面,毕业生分布在国民经济行业20个门类中的18个行业门类,主要集中在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24.27%)、制造业(14.61%)、 建筑业(12.69%)、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10.64%)、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5.81%)、采矿业(4.87%)等行业,占总数的72.90%。其中在国土资源行业(涉及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采矿业、 制造业、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等行业门类)就业的学生达到29.93%,显示了服务国土资源行业的特色。
薪资水平:毕业五年排全国前17.7%
以下为部分王牌专业薪资水平介绍,仅供参考。
地球物理学专业的毕业五年薪酬排全国前14.85%
土木工程专业的毕业五年薪酬排全国前19.04%
地质学专业的毕业五年薪酬排全国前23.46%
知名校友 :马永生
马永生、高山、孙金龙、万晓宇、冀文林等。
地理位置优越
武汉具有突出的区位优势,它位于中国经济地理的中心区,北至北京、东至上海、南达广州、西去西安,均在1200公里左右行程,有水、陆、空交通相连。在中国东部、中部、西部三大经济带中,武汉具有承东启西的特殊区位。
教育资源集中
武汉是中国重要的科研教育基地,中国高等教育最发达的城市之一。作为中国教育资源最集中的特大城市之一,武汉高校众多,在校大学生118.33万人,居全球城市第一。
夏天闷热
夏季极长达135天,因武汉地处地处内陆、距海洋远,地形如盆地故集热容易散热难,加上武汉水系发达,经过白天的水气蒸发,导致空气湿度大,所以给人很不舒服闷热的感觉,是中国三大火炉之一。
不吃辣椒不是武汉人
武汉人喜欢川味、湘味,口味偏重,调料也比较多。吃早餐叫“过早”,大多数湖北本地人都是吃的热干面。武汉小吃更是全国一绝,著名的小吃有老通城的三鲜豆皮、四季美的汤包、蔡林记的热干面、顺香居的烧梅、福庆和的牛肉米粉、糯米包油条、小桃园的煨汤、田启恒的糊汤粉、谢荣德的面窝并称武汉八大名吃。
转移去珠三角
武汉地区的就业呢,一般主要还是集中在珠三角,也就是前往广东的占大多数,而且武汉的高校在珠三角地区受认可度也还比较高,像武汉大学、中南财大在珠三角口碑都不错。武汉是个“偏重”的工业城市,对于立志在武汉发展的大学生来说,在武汉求职时,可以考虑中小企业或民营企业。这类企业虽然在知名度、规模等方面可能和求职预期有差距,但是这类企业机会多,锻炼和成长的机会也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