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广播影视职业学院是经天津市人民政府批准并报国家教育部备案成立的天津第一所广播影视类学院,隶属天津广播电视电影集团,是独立设置的全日制公办高等职业学院。学院采用新的办学机制和模式,为全国广播影视等文化产业领域和信息传播领域培养急需的应用型、技能型高级人才。
学院位于天津侯台湿地风景区,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集教学、科研与影视节目制作于一体,第一期工程主体建筑2.5万平方米已于2008年10月竣工。
学院设立四系一部,即新闻采编系、主持与表演系、影视动漫系、影视技术系、基础课部。
学院以天津广播电视电影集团为支撑,师资力量雄厚,目前拥有一大批国际国内知名的广播影视界专家、学者,形成一支高水平双师型师资队伍。一流的广播影视设备,为举办高等职业教育提供了可靠的实训基地。
学院面向全国招生,学生毕业后颁发国家承认大专学历证书。在文化大繁荣大发展,全面提升文化软实力的社会背景下,广播影视事业、产业及新媒体蓬勃发展,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就业空间。学院致力于广播、电视、电影、网络及新媒体高层次人才培养和研究。学院以大传播的理念、全媒体的视野,植根广播电视,面向传媒界,为广播、电视、电影、报刊、网络及新媒体竭诚服务。
学院的办学特色:坚持教育教学与广播影视事业鱼水相依的行业特色;走多领域、兼容、交叉渗透的大传播之路;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突出能力培养的基本特征;重视学生综合能力和职业道德的培养方向。
当前学费:5500元/年(普通专科专业)
普通类 5500元/年,艺术类8000元/年,住宿费:1000元/年。
“尴尬”的直辖市
天津是中国四大直辖市之一,虽然是直辖市但是几乎看不出直辖市的样子,如果不到滨海沿线更看不出来。天津离北京太近了,所有资源与政策全部以北京被重心,发展缓慢。
天津是一座浅文化城市,由于建城历史较短(明代),历史底蕴相对较浅。
一座乐观的城市
天津语言文化极具特色,常言说的“京油子,卫嘴子”非常形象的表现了天津人的嘴皮子功夫。天津是相声的发源地之一,近代出现过很多相声名家。
天津人与生俱来乐观的性格,让天津这座城市变得欢乐无比,每个天津人都是天生的相声演员。
恋家、安逸、小市民
天津人接地气,爱贫爱损人,却老实保守。家长里短,针头线脑,享受“小市民”的城市生活方式。天津人普遍官本位思想重,但却普遍没什么野心,重享乐不爱离家。
天津人生活风格偏安逸,生活节奏偏慢,思想较为保守,喜欢固守本地。
但是周围人安于现状,凡事拒绝认真,乐天知命的乐呵劲儿,会消磨你拼搏的耐心。
气候干燥,风沙大
整个天津给人一种灰灰的基调,城市道路上绿化很少,一些街道比较脏。
北方天干气燥,必须多喝水,用唇膏。此外,空气质量很差,雾霾天很。
天津风大,天津大妈出门多是脸蒙纱巾的。不过大风是雾霾的克星,让天津人又爱又恨。
外地人似乎并不多
这个城市依然是天津人的天津,到处能听到天津话,尤其是在中心城区。2012年天津常住人口1400万左右,本地户籍大概1000万,天津市区大部分生活着天津本地人,而外地人很大一部分集中在滨海新区。
非常有名的小吃文化
天津人很注重吃,口味偏甜咸,小吃种类繁多,狗不理包子、桂发祥麻花、耳朵眼炸糕居首,被誉为“津门三绝”,享誉海内。煎饼果子也走出了天津卫,变成了很多城市上班族早餐的选择之一。
就业环境很一般
天津的传统商业领域各种垄断和独占,国字头的总优先,接受新兴行业慢,以生产制造业为主,新商业区很多但到处是空的,商业气氛轻,竞争也不激烈,物价比北京低挺多,港口开发区面向日韩等生产和物流业较发达,空港新区虽有政策性优势补贴以致很多公司在那里注册,却实际在北京办公。
天津现在还没形成一个外地人占主流的中高端职场,“天津基本没有服务业”略夸张但是有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