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的6+1学科群
学校逐渐形成了“动力、能源和环境工程学科群”、“光学与电子信息工程学科群”、“系统、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群”、“先进制造及装备技术学科群”、“医疗工程和食品安全学科群”和“新媒体和出版印刷学科群”。按学科群成立了专家委员会,统筹各学科发展规划,指导学科群中各学科方向的人才队伍建设和基地建设。
光学工程是强势学科
光学工程作为国家级重点(培育)学科,师资力量雄厚,学科带头人是庄松林院士。
别墅级的校园建筑
拥有目前上海高校中规模最大的市级优秀历史建筑群,共有20栋优秀大学建筑和15栋优秀别墅建筑列入上海市历史保护建筑名单。
学校共有六个校区
军工路校区,南校区,营口路校区,水丰路校区,复兴路校区,南汇校区,其中军工路校区和南校区是连在一起的,复兴路校区是中英国际学院所在地,南汇是基础学院,大一所在地。其中位于杨浦区的军工路校区,源于1906年创办的沪江大学;位于徐汇区的复兴路校区,源于1907年创办的德文医学堂。
部分专业大类招生
学校部分专业在上海市按大类招生、在外省市按大类或专业群招生(详见专业介绍)。新生进校第二学年选择具体专业。
专科升本科
上海理工的专科就是在本校的有高职,附属的是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和上海医疗器械高等专科学校,两所学校学生在大三毕业前面可以参加专升本考试,考入理工大学的几率很高。
学费
一般专业每生每学年最高不超过5000;工商管理(中英合作)专业每生每学年最高不超过28000元;其他中外合作专业每生每学年最高不超过15000元;艺术类专业每生每学年最高不超过10000元
住宿费每生每学年最高不超过1200元。
奖学金
设有学生学习奖学金和专项奖学金。获奖面超过50%,总额高达500万元,其中特等奖学金每年高达6000元。学校还设有针对各种专业、专长及少数民族学生的奖学金、助学金,如青松奖学金、少数民族奖学金等。
85%留在上海
鉴于学校优越的地理位置,很多毕业生选择留在上海工作,其余毕业生也多在北京,深圳等一线城市工作。
从事行业较分散
主要从事行业有机械设备、重工、房地产建筑、电子技术等。很多被推荐进入上海市的一些大中型的国有企业、知名企业以及中外合作企业。
薪资水平相当高
毕业生平均薪资领先全国同届毕业生薪资水平,全国排名第26位。但是近年来差距在逐渐缩小。
用人单位满意
校方委托第三方机构调查得到数据显示:上海理工大学在用人单位的满意度达到了98%。
知名校友:徐志摩
胡寿根、孟建柱、徐匡迪、黄奇帆、张耀忠等
中国第一大城市
上海是中国第一大城市,是中国的经济中心和金融中心。
政府运做相对比较透明规范(比内地),适合企业的窗口或总部的设立,有利于企业(大、中)的发展。因此,这里有非常多的世界级的大企业落足。
少行政,国际化
上海是个行政口号缺失的地方,行政机构服务效率较高。服务业发达,公共服务和商业服务都很不错。
同时,上海是亚洲最国际化的城市之一,外国人自如地生活在这里,从出租车司机到城市的绿化师都会简单的来几句英文为你指路。
陌生人社会
上海是陌生人社会,是一座没有中轴线的城市,这里没有哥们义气,没有复杂的社会关系,甚至可以说“人情味比较淡”,这里,只讲究经济利益、商业规则、契约精神。
交通方便快捷
网友感叹:公共交通系统是国内最便捷,最发达,最成熟,最人性化的!公交车地铁价格不贵,机场都能到,换乘也很方便。
同时,上海的对外交通也很发达,铁路、水路、公路、航空、轨道等方式,可以很方便地规划去往世界任何地方的路线。
适合闯荡打拼
在上海打拼的人,过着快节奏的生活。上海人工作第一消费第二,很少把时间用于看电视和闲聊天,坚持工作优先的时间表,少运动、吃快餐、加班等等,是多数白领的生活状态。因此,这里适合有梦想敢打拼的人,想要过悠闲舒适的田园生活的人,这里不是好选择。
气候温润,空气质量差
空气不太好,这几年雾霾也很多。不过靠着海边,气候温和,雨水较多,有点潮湿。冬天不太冷,不穿羽绒服也可以。极端最高气温40.8,极端最低气温-12.1℃,春秋较短,冬夏较长。
饮食口味偏甜
上海人称的本帮菜指的是上海本地风味的菜肴,特色可有用浓油赤酱(油多味浓、糖重、色艳)概括。常用的烹调方法以红烧、煨、糖为主,品味咸中带甜,油而不腻。
城市繁华,物价高
上海是一个名副其实的繁华大都市,好吃好玩儿的地方很多,商业中心遍布城市各处。但同时,上海的物价也是比较高的,房价也处于全国很靠前的位置。
就业机会多,人才也多
上海是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城市,能提供很多就业机会,工资也高。但同时,上海有很多非常知名的大学,高素质人力资源丰富,且有一定的富裕度,就业竞争也会比较大。
上海遍布的机会,公平的环境,密集的文化输出,吸引了很多外来人口很多来自全国各地的人才,外来人口很多,城市更加活力和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