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学省内排名好
国家重点学科:管理科学与工程、机械设计及理论、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
特色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人数最多,实力最强、影响力最大的专业)、测控技术与仪器(实践条件好)、车辆工程(拓展新专业)
此外,建筑学在安徽省排名较好,也获得许多高考生和家长的认可。
大一二在新区
学校共有3个校区:南区、新区和北校区。目前北校区已作为商业开发。重点实验室大部分在南区,新区是大一和大二,南区是大三和大四,也有些专业四年都在新区。
硬件设施先进齐全
学校拥有一流教学设施,实验室、实习基地设备先进,功能齐全;图书馆藏书和中外文数据库丰富,服务周到,已成为安徽省高等学校工学文献中心。
桥牌选修课重返大学
桥牌选修课重返大学开启教育实验,业余队伍打败职业军团,桥牌队的荣誉接踵而至,选修课随之火起来了。
自强向上的低调风气
院校录取了大量差了几分而未进一流名牌高校的学生的缘故,因此整体气氛都有种的忍辱负重、自强向上的低调风气。其素质普遍很高,比较淳朴、踏实、刻苦,对母校认同感也很强。
学费5000-12500元/年
艺术设计专业预收7000元/生/年;软件工程专业预收12500元/生/年;其余专业5000—5500/生;年住宿费:1200元/生/年。
奖学金最高金额8000元
国家奖学金奖励金额为8000元/年/人;国家助学金资助标准分为3000元/年/人、2000元/年/人、1000元/年/人三个档次
毕业去向:就业率稳定
目前基本上每年就业率都保持在96%以上,剩余部分选择出国或者是自主创业等等
就业地区:东南沿海就业集中
合肥工业大学33%的毕业本科生,在学校所在地安徽和山东、湖北、河南等周边省份就业;近50%的毕业本科生,在江苏、上海、浙江、广东等沿海地区就业
就业行业:国家重点工程和项目就业集中
学校毕业生主要服务于国家装备制造业及建筑、能源、信息等重点工程和项目领域。
薪资水平:毕业五年全国排名前13.64%
以下为部分王牌专业薪资水平介绍,仅供参考。
建筑学专业的毕业五年薪酬排全国前1.97%
车辆工程专业的毕业五年薪酬排全国前14.47%
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的毕业五年薪酬排全国前11.46%
知名校友:董长征
董长征、李宏塔、董树文、吴信东、王耀华等
南北方人都能适应的气候环境
合肥地处中纬度地带,位于江淮之间,全年气温冬寒夏热,春秋温和,年平均气温15.7度。既没有北方寒冷也没有南方炎热,因此无需携带大量衣物。冬天可以下雪,夏天温度也可达到37、38度,全国各地的人来此生活都不会感到不适应。
安徽省会,交通便利
本科生都住在磬苑校区,公交站点为"安大新区" 。同学们出行可乘坐的公交线路有: 26路,128路,149路,616路。
合肥火车站 位于临泉路,可购买全国各地车票,乘坐149路公交车可直接抵达,底站便是。
天气气候比较温和
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适中,春温多变,秋高气爽,梅雨显著,夏雨集中,雨雪天少。年平均气温15.7度,春天和秋天时间很短。
饮食口味偏重
合肥人吃的口味偏重,重色重油,咸,油多,微辣,荤菜一定要放酱油。
合肥处于江淮之间南北交界处,生活习惯想南就南,想北就北,南北美食不用发愁。
城市就业环境:营造科技感
2013年合肥全市生产总值(GDP)4672.9亿元,居中国中部省会城市第四,居武汉、长沙、郑州之后。合肥拥有三所国家实验室和四座重大科学装置,是仅次于北京的国家重大科学工程布局重点城市,唯一的国家科技创新型试点城市,同时也是世界科技城市联盟会员城市。中日韩围棋三国赛的永久举办地。
2012年,北京大学发布华东地区《2012届毕业生求职力调研报告》显示,合肥位居毕业生们最期待工作城市第八位,实际就业率则位居全国各大城市第十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