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林经济管理有名的文科专业
国家重点学科(含培育学科):植物病理学、土壤学、农业水土工程、临床兽医学、果树学、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农业经济管理、作物遗传育种、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特色专业:葡萄酒(亚洲第一所专门学院)、动物科技(就业前景广阔)。
另外,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是最有名气的文科专业。
老校区是教学区
老校区是北校(又称农校),南校是新校区,林学院在南校。南校区是学校政治中心,校长在那里办公,北校区是主要的教学区,人数最多。现在大一大二都在北校区。
学校设施好环境美
学校建设很好,硬件设施和师资力量都很好,所在地杨凌是全国唯一一个农业高科技示范区。西农的图书馆是全中国最大最全图书馆之一。西农的校园很漂亮,植被覆盖率很高,建筑也比较出彩,南校区每一条路都是由一种树命名。
选修课容易过
公务员与行政管理不点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发展这类课程挺有意思。红拳选修课,都是武术协会的人教,都是学生,不会为难你,容易过。
生科院压力大
生科院的生命科学和生物科学专业都是科研性很强的专业,所以报考这两个专业的学生要做好吃苦的准备。学术氛围很强,很适合搞研究,出国的机会也比别的学校多。
学费3025—5500元/年
农林类专业3025元/年,理工、外语类专业4950元/年,文史类专业3850元/年,艺术类专业9900元/年,职教师资专业5500元/年。
优秀新生奖学金高达10w
优秀新生奖学金分四个等级,特等奖奖学金100000元;一等奖奖学金20000元;二等奖奖学金10000元;三等奖奖学金6000元。
毕业去向:毕业生升学率和出国深造率高
2013年毕业生升学、出国、出境人数占本届毕业生27.20%;在企业就业的人数占本届进入社会就业毕业生的44.28%;在机关事业单位和科教单位就业的人数占本届进入社会就业毕业生的14.19%。该校平均升学出国率在34.36%,其中16个专业升学出国率高于40%。
就业地区:就业地区广泛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3年毕业生在全国31个省份就业,其中位居就业前10位的区域是陕西、山东、河南、山西、河北、广西、江苏、广东、甘肃和四川等省份。其中进入直辖市及省会城市就业的本科生有1272人,占签约人数的23.34%;
就业行业:毕业生就业质量高
2013年毕业生就业领域主要分布在:农业、林业、畜牧业、食品、制造、建筑、通讯、电子、IT、金融保险证券、房地产、教育、ZF等单位。
薪资水平:毕业五年全国排名前48.22%
以下为部分王牌专业薪资水平介绍,仅供参考。
植物保护专业的毕业五年薪酬排全国前71.74%
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的毕业五年薪酬排全国前78.98%
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专业的毕业五年薪酬排全国前42.02%
知名校友:张宝文
陈存根、李振声、陈宗兴、张宝文等。
中国第一帝都
咸阳,是陕西省下辖地级市,位于陕西省八百里秦川腹地,咸阳东邻省会西安,西北与甘肃接壤。秦始皇定都咸阳,使这里成为“中国第一帝都”。咸阳也是古丝绸之路的第一站。
西安的卫星小城
咸阳是个小城市,靠近西安,有公交直达,半个小时就到了,但是各方面和西安都差几个级别。西安原来很多大型军工企业家属都安置在咸阳,咸阳很像西安的一个卫星城市。
咸阳是古城,但是从城市建设上看不出任何古典气息了。绿化还好些,算是十佳宜居城市之一了。
进行中的西咸一体
如今被行政区划所区隔的西安、咸阳两个城市,其实一直都拥有共同的历史——曾是同一座都城,也曾同属一个作为普通行政区的西安府或西安市。前几年,两地统一了电话区号,西咸一体化正在缓慢地进行着。西咸一体化是大趋势,只是需要的时间。
秋雨连绵的城市
咸阳因地形特征,又分为两个具有明显差异的气候区:南部平原地区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北部高原沟壑区,气候稍寒,冬春略长,降雨50%集中在7、8、9月,常常秋雨连绵,久阴不晴。咸阳夏天不热,市区有咸阳湖天然空调,所以相比西安温度低一点。
饮食偏咸,面食天堂
关中地区的口味在整个陕西省来说偏咸,也就是说辣并不是啥大问题,关键是咸。而且,不爱喝粥,米饭都不怎么好吃。爱上吃面吧,这里是面食者的天堂,小吃很有名。
咸阳盛产水果——苹果、梨、猕猴桃、杏、栗子、核桃,这里的水果既实惠又味美。
经济一般,消费不高
咸阳是一个新兴的工业城市,纺织、电子、煤炭、石油化工、机械为主体,虽然想要打造“纺织电子城”,但目前没有特别大的企业,经济发展相对缓慢。工作待遇不高,好的工作机会都在隔壁西安。是咸阳很适合居住,生活消费不高,房价也不是很高。西咸一体化之后,也许情况会有所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