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类学科更强势
该校共有16个学科入选“2006—2010年度甘肃省高校省级重点学科”,其中教育学、化学、中国语言文学、历史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心理学、社会学、艺术学、体育学等9个学科为一级学科。
三个教育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项目
“云亭班培养计划”在汉语言文学、数学与应用数学、历史学、化学、物理学、生物科学六个本科专业中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环境工程两个专业中实施。“卓越文科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在旅游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会计学三个专业中实施。
面向西部招生的民族班和预科班
学校面向西部十一省区招收民族班,面向甘肃和新疆招收少数民族预科班。如果想上一本专业但分数不够的话可以考虑先上一年预科班,预科班一年结束后可以选择好的专业。
敦煌学院单独招生
敦煌学院招收旅游管理、动画、美术学(中国画方向)、舞蹈表演专业,学生入学后在敦煌市就读,毕业后颁发西北师范大学毕业证和学位证。
新生有两次申请转换专业的机会
除艺术、体育类专业学生外,本科生转专业分两次进行,第一次于新生报到后进行,第二次于一年级结束时进行。新生须在文史类、理工类同类专业之间申请转专业(文理兼收专业除外)。
学费
师范类专业:文科:2500元/人.学年,理科:3000元/人.学年,艺术:4500元/人.学年,体育:3000元/人.学年;非师范类专业:文科:3800元/人.学年,理科:4000元/人.学年,艺术:6800元/人.学年,体育:4000元/人.学年。
住宿费:1100元/人.学年。
奖学金
西北师范大学有奖学金、助学金35种,其中国家奖学金最高8000一人/年;校长奖学金3000元一人/年;还有其它多项奖学金助学金,奖励金额从500-5000元不等。
三成留在兰州
兰州、北京、上海、深圳、西安为毕业生就业城市的前五个城市。在这五个城市工作的占总人数的60%。西北师范大学学生生源主要来自西北地区,毕业后多数选择留在西北或去大城市闯荡,因此毕业生就业地区较为分散。
五分之一从事教育事业
学校师范类毕业生和非师范类毕业生人数相当。师范类的专业在甘肃好就业,主要是到县级学校当老师。非师范的专业就业率较低。
薪资水平偏低
毕业生起薪不到三千,远低于全国同届毕业生平均水平,在师范类学校中排名也在后位。但在全省范围内看,薪资水平中等。近年来毕业生工资略有上涨,逐渐与全国平均水平缩小差距。
知名校友:巴登尼玛
曹建华、慈鸿飞、杜平让、方创琳等。
兰州新区
兰州设立西北地区第一个、中国第五个国家级新区——兰州新区,预计2020年将兰州发展为西北地区现代化大都市。
民族众多
从历史看兰州是个移民城市,革命先驱者孙中山先生曾有将来把中国首都搬到兰州的打算。现有30多个少数民族,已成为多元文化交融并汇之地。
空气污染比较严重
夏无酷暑,冬无严寒,是著名的避暑胜地。但空气污染挺严重,主要是兰州市地形的限制,两座山夹着一条河,空气不是很流通,再加上城市规划有问题,化工区在城市的西部,所以天空的能见度比别的城市差。
深受回民饮食影响
兰州饮食深受回民饮食影响,四处可见清真餐馆,主食为各类面食,最出名的是兰州牛肉面。同时,甘肃也是瓜果产地大区,兰州地区昼夜温差大,水果相当的甜。
创业带动就业
兰州市出台创业贷款、税费减免等多项扶持政策,提供资金支持,降低创办企业注册资金“门槛”。同时采取“非禁即入”的原则,放宽创业准入门槛。通过不断提升创业环境,提高创业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