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牌专业:朝鲜语(韩语)
国家重点学科:亚非语言文学
特色专业:朝鲜语言文学(重点学科)、法律专业(重点发展的学科)
另外,汉语言、动物科学、临床医学、世界史等也是延边大学优势学科,师资力量雄厚。
鲜明的朝鲜民族特色
延大最出名的专业就是本部的朝鲜——韩国学学院(简称朝韩学院)的朝鲜语专业,即俗称的韩语系。
学校很多专业必修韩语,必学的有:汉语言文化学院(汉语言专业、汉语国际教育),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中文系))、经济管理学院(经济学类(中外合作办学) & 工商管理类(中外合作办学)、旅游管理)等学院和专业。
另外,延大每学期都有免费学习韩语的世宗学堂。
有1个校区,建在山上
延边大学除了科技学院(韩国出资),所有的院系都在本部,延大建在山上,占地面积很大。老校区扩建使教学区与生活区安排更加合理,新校区建立改善学校的硬件条件。
建有朝鲜族民俗博物馆
学校基础设施完备,有两个图书馆,分文史类和理科类。学校内建有朝鲜族民俗博物馆,还有民族特色的跆拳道馆。
神秘的短学期
短学期:每年6月份,第二学期结束之后,7月初至8月初,是延大的短学期时间,这段时间的课程多半是自己选修的课程(文科专业第一年需要必修文科数学),除了网络教学课程,限修3门选修。所有学生需要在短学期期间修满至少10学分。推荐课程:宠物疾病学,大学生心理健康,观赏鱼,插花,朝鲜族饮食文化,特色农业等。
整体课业压力一般
延边大学整个学校课业压力一般。
关于辅修:几乎所有的新生都想辅修,都想拿个双学位,但是,辅修的门槛虽然低,但是想出去非常难。
学费:3850—20000
专业、学院不同学费也有所不同。具体学费情况,学生可参考当年的分省分专业招生计划。
奖学金:6大奖助学金
延边大学下设6大奖助学金。优秀学生奖学金、专业奖学金、新生奖学金、专项奖学金、助学金、国家奖、助学金。金额400元——100w韩元不等。
毕业去向:升学及就业
延边大学的本科毕业生毕业后去向主要集中在读研升学、出国和去企业就业。
就业地区:就业选择长春和北京的较多
从就业区域来看,延边大学学生就业多选择在东部城市,去西北地区的人数很少。从省市来看,选择留在吉林省内就业和其他省会城市的较多,其中选择长春、北京的毕业生所占比重较大。
就业单位:行业分布广泛
延边大学毕业生从事行业分布广泛,既有电子技术、教育培训、医院、进出口贸易类,又有计算机、软件、消费品领域。学校每年为各类企事业单位提供千余名韩汉语的双语翻译人才和汉、韩、英(日)三语翻译人才,大量的韩国独资企业、中韩合资企业、外资企业都十分看好延边大学的外语人才。
薪资水平:毕业五年排全国前35.91%
以下为部分王牌专业薪资水平介绍,仅供参考。
日语专业的毕业五年薪酬排全国前13.1%
朝鲜语专业的毕业五年薪酬排全国前35.2%
法学专业的毕业五年薪酬排全国前75.29%
知名校友:张德江
张德江、全哲洙、李秀林、孟志强等。
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
延吉市地处中、俄、日、蒙、朝、韩六国八方的中心地带,随着世界经济中心向东北亚转移,延吉市与俄、韩、日、蒙等东北亚各国的国际分工和经济联系日益密切,成为扩大、发展三国间地区性贸易的最佳地带和区域性国际贸易中枢。
少数民族城市
延吉市是延边朝鲜族自治区首府,是座有五十多万人口中型城市。58%的朝鲜族人口,40%的汉族人口,延吉自然而然成为一座朝鲜族主导的少数民族城市。 这里所有招牌都能看到汉字和朝鲜文两种文字,甚至许多只有朝鲜文,没有汉字。
气候宜人
这里的天气是四季特别舒适,热的时候没南方那样闷热,冷也没有湿冷。夏天最高气温一般都在34左右,一般气温都在30度左右,32度以上的天气在夏天也是很少见的。
以朝鲜风味为主
朝鲜族多以米饭和朝鲜冷面为主食,以汤、酱、咸菜和泡菜为副食。调味品爱用辣椒和豆酱。泡菜是佐餐的主要菜肴。在肉食中,喜吃牛肉和狗肉。
出国打工者众多
延吉是一个外向型经济突出的县级市,由于地域、地缘、人缘及语言优势,劳务输出规模大。随着朝鲜族赴韩的越来越多,也有越来越多的延边的汉族,追随朝鲜族前往韩国。